(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根据当事人提供的截图可以看到,董事长、总经理只需要发现一个电话不接或超过一个小时不回复,发现一次罚款 10000 元。其他各级管理人员的电话不接,依次罚款 500 元到 5000 元不等。以上所有罚款,当天罚金未到账的话,还会被双倍罚款。
可以肯定的是公司不具备处罚权。对财产的处罚只能由法律、法规和规章设定,目前的法律未赋予企业该项权利,曾规定有罚款制度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也已废止。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无权在规章制度中设立罚款条款。
所以,该公司借管理为名实施处罚已经越权了,职工如果被罚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劳动监察部门也完全可以介入,对这种明目张胆的违法行为进行纠正处罚。
很多企业为了规避风险,不再对员工违纪行为进行罚款处罚,转而在工资构成中增设全勤奖,将违纪情况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但前提是这种考核制度本身是合理合法的。不接董事长电话,不能跟工作失职划等号,里面有很多种可能,不加区分地进行处罚显然是不合理的。而且罚款一万元的依据从哪来的呢?要求员工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地接听各级管理人员的电话,本身就是无理的要求。
更不能是单方面的强加。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考核制度、管理办法在合法的前提下,还得跟员工商量着办,征得对方的同意。
可以看出,该企业在多个方面都越线了。公司规章大不过法律,如果觉得自己受到了损失,用人单位可以向劳动者主张损害赔偿,而不是对其予以罚款处罚,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用各种奇葩的规定约束员工的企业并不少见。想罚就罚,用一些羞辱性的手段惩罚员工,任意占用员工的休息时间,让员工承担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巧立名目侵夺员工合法权益 ……
这一方面暴露出用人单位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素养不足。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的急功近利,通过一些非法的、违背常理的手段,降低用工成本,降低管理难度,获取不当利益。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建立在各种法律关系基础上的,早就过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时代。比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必须缴,签定两次劳动合同或者达到一定期限后必须签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节假日加班得支付三倍报酬等,这是员工的合法权益,不是谁的施舍。
不能在合法合规方面达到要求,不尊重员工权益和人格尊严,滥用强势地位,忽视员工的合法权益,这样的野蛮企业,必定引来社会反弹监管介入,想 " 野蛮生长 ",只怕是想多了。
关键词:

-
艺术 | 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建团十周年经典剧目展演落幕,线上展播启动_环球热文6月24日,随着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带来的《经典折子戏专场》演出在郑州大
-
最美职工|李其连:用30年干好一份工作_即时焦点“最美职工”档案李其连,56岁,1993年进入落陵煤矿参加工作,成为一名
-
江苏端午旅游总收入191.18亿元 同比增长108.6%观点网讯:6月25日,据江苏文旅厅,今年端午假期,江苏全省共接待国内
-
世界速讯:21三体综合征患儿案例(21三体综合征患儿)1、(1)21三体型:染色体组的核型为47XX(或XY)十21,占90~95%。2
-
高手,正在逃离银行股 天天速读这次巴菲特对银行股真的变心了
-
艺术 | 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建团十周年经典剧目展演落幕,线上展播启动_环球热文
2023-06-26 11:52:25
-
最美职工|李其连:用30年干好一份工作_即时焦点
2023-06-26 12:01:21
-
江苏端午旅游总收入191.18亿元 同比增长108.6%
2023-06-26 12:01:05
-
世界速讯:21三体综合征患儿案例(21三体综合征患儿)
2023-06-26 12:01:08
-
高手,正在逃离银行股 天天速读
2023-06-26 11:5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