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多个派驻地方的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局对13个严重违法违规使用自然资源的地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公开约谈。通报聚焦耕地“非农化”、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严肃批评了个别城市“顶风”侵占良田,用于发展旅游、产业项目,以及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等严重问题。
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各地抢抓市场机遇、全力拼经济。发展要有所为,但生态领域不能乱作为。
在一些地方,重发展轻保护、重眼前轻长远的思维定式没有根本扭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把握不全面。所谓监管不力、执法不严,根本原因在于背后的政绩冲动。有的地方为了发展经济,甚至出现政府主导违法占地,默许在永久基本农田上挖湖造景。
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才能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如果任由耕地“非农化”、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滥采自然资源等破坏生态乱象持续发生,经济发展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些问题不但危害粮食安全底线,也将侵蚀资源安全红线,必须依法依规依纪严肃整改查处,做到“既查处事,也查处人”。
此次公开通报批评,力度之大、传播之广,已成为公众关注焦点,足见中央督促各地落实问题整改、遏制新增违法违规问题的决心。监督部门的严肃约谈,除了让被问责的领导干部尽快警醒,也将促使其他地方领导干部同步增强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使命感、责任感,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地方领导干部应因地制宜,努力探索统筹发展与安全“双选题”的最优解,用最大的智慧化解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间的矛盾,既要让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更要铲除违法占地、非法批地野蛮生长的土壤,以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拼经济、谋发展的同时,各地要时刻警惕“发展要安全”的底线不能缺位,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捡到篮子都是菜”的粗放扩张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未来,多层厂房、亩均效益评价、“标准地”改革等措施,应成为各地在高质量发展中积极探索的创新。
来源 半月谈 | 作者 郑钧天
编辑 高珊珊
流程编辑 严圣淼
关键词:

-
艺术 | 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建团十周年经典剧目展演落幕,线上展播启动_环球热文6月24日,随着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带来的《经典折子戏专场》演出在郑州大
-
最美职工|李其连:用30年干好一份工作_即时焦点“最美职工”档案李其连,56岁,1993年进入落陵煤矿参加工作,成为一名
-
江苏端午旅游总收入191.18亿元 同比增长108.6%观点网讯:6月25日,据江苏文旅厅,今年端午假期,江苏全省共接待国内
-
世界速讯:21三体综合征患儿案例(21三体综合征患儿)1、(1)21三体型:染色体组的核型为47XX(或XY)十21,占90~95%。2
-
高手,正在逃离银行股 天天速读这次巴菲特对银行股真的变心了
-
艺术 | 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建团十周年经典剧目展演落幕,线上展播启动_环球热文
2023-06-26 11:52:25
-
最美职工|李其连:用30年干好一份工作_即时焦点
2023-06-26 12:01:21
-
江苏端午旅游总收入191.18亿元 同比增长108.6%
2023-06-26 12:01:05
-
世界速讯:21三体综合征患儿案例(21三体综合征患儿)
2023-06-26 12:01:08
-
高手,正在逃离银行股 天天速读
2023-06-26 11:50:09